“搜狗流量來源主要是自家瀏覽器,與360完全不重合。而百度在360瀏覽器中的流量被360吃掉了。因此盡管有新的競爭者加入,搜狗搜索的市場份額未受影響,反而拉近了與百度的差距。”搜狗首席執行官王小川表示。
看來,搜索領域未來將出現百度、搜狗、360“三國格局”,而且這種格局將持續,而搜狗則希望將盡快用“探索引擎”破局。
漁翁獲利
360與百度上演的“鷸蚌之爭”,搜狗出人意料地成為獲利者。
搜狗發布的首份“戰后”財報(今年第三季度財報)顯示,該季度搜狗實現營收3700萬美元,同比大漲102%、季度環比增長23%;預計第四季度營收突破4000萬美元。
今年8月份,360低調殺入搜索市場,隨后引發與百度之間的激烈競爭,形成所謂的3B大戰。當時業內普遍估計360進入搜索可能對搜狗影響最大,甚至會沖擊到搜狗目前的市場份額。
11月6日,在財報溝通會上,搜狗對《華夏時報》等媒體記者引用第三方統計機構CNZZ數據介紹稱,搜狗搜索的流量份額從6月份的7.4%增長到了9月份的8%,不但未受影響并且略有上漲。
“隨著百度流量的下跌,百度承擔的廣告能力下降了。這也是360給搜狗撕開了一個更好的商業化口子,能使我們收入更加穩固。財報好跟我們自己的能力相關,同時也有百度流量下跌的背景。”王小川進一步分析稱。
易觀發布的《2012年第三季度中國搜索引擎市場季度監測報告》也顯示,目前奇虎360的份額主要攫取自百度以及谷歌中國。
“360導致百度流量下跌,部分之前在百度投放,而沒在搜狗投放廣告的客戶更有意愿選擇搜狗了。同時,由于百度揭發360瀏覽器涉嫌侵犯隱私,這部分用戶也更愿意選擇搜狗瀏覽器了。因此搜狗直接獲益。”王小川深入分析。
艾瑞最新數據顯示,搜狗總用戶數已突破4億。用戶上漲帶來客戶青睞,搜狗企業客戶數已達到36200個,同比大漲40%。
“360進來之后,說明我們之前開發和探索出來的道路是成功的,以強大的客戶端,帶動瀏覽器和搜索。”王小川對本報記者表示,“在原來的情況下搜狗本身是在和360競爭瀏覽器,和百度競爭搜索引擎,不是三國的局面,360和百度是沒有打起來的,現在打起來了,所以這樣一個發展局面,走對了獲得更多利益,沒走對受傷更多,這是三國的戰局。”
現在沒有上市時間表
眾所周知,搜狗從事搜索多年,以前主要在其母公司搜狐的旗下,2010年8月其從母公司分拆出來。此后業內一直對其何時上市頗為關注。
11月8日有消息稱,搜狗最快將于明年啟動上市,而且考慮出讓15%以上的股權,給基石投資者(一些一流的機構投資者、大型企業集團以及知名富豪或其所屬企業)。
對此消息,11月9日《華夏時報》記者向搜狗公關總監王冠雄求證,其表示對此不予評論。
資料顯示,搜狗2010年10月從搜狐分拆時引入阿里巴巴作為投資人。當時阿里巴巴和云峰基金共同向搜狗注資,并獲得16%股份(其中阿里巴巴投資1500萬取得10.88%股份),搜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CEO張朝陽個人投資的基金光子集團也同時投資搜狗,并占股16%;搜狐公司保留68%的搜狗股份。
不過在今年7月初,搜狐(Nasdaq:SOHU)耗資2580萬美元從阿里巴巴集團手中回購阿里所持有的搜狗約10%的股份。王小川當時在一封內部郵件中解釋稱,“隨著搜狗的戰略升級,我們預期阿里集團難以在戰略層面繼續加強對搜狗的支持。經過協商,搜狐集團將回購阿里集團所持有的搜狗股份,繼續與云峰基金一并推動搜狗的發展。”
而對于上市計劃,王小川11月6日對《華夏時報》等媒體記者的公開表示是,“上市肯定是我們的目標,搜狗一定會上市,但我們現在沒有時間表。”
搜狗業務資料顯示,該公司目前主要有三塊業務:搜索、瀏覽器、輸入法,搜狗公司內部將之劃定做“三級火箭”。其中搜狗輸入法,超過3億的用戶、占83.6%的市場份額,被認為是中國第三大客戶端,前兩名為騰訊QQ、360安全衛士。
不過雖然搜狗輸入法所占份額很高,但商業化一直沒有顯現出來。對于搜狗是否考慮過輸入法商業化以及具體計劃時,搜狗相關人員接受本報采訪時表示暫不談論。
“輸入法、瀏覽器、搜索是由客戶端向云端的商業模式,輸入法和瀏覽器主要作用在于引流,而商業變現部分交由搜索負責。”易觀國際分析師董旭11月9日接受《華夏時報》記者采訪時分析表示,“輸入法產品本身由于是客戶端類型,同時受制于產品呈現,本身的變現不是重點,同時天花板相對較低,其作用主要在于對瀏覽器及搜索的引流上面。”
值得注意的是,搜狗在搜索領域目前正在開發一種名為“探索引擎”的搜索新產品。據悉“探索引擎”本質上就是推薦引擎,與目前的搜索引擎相比,“探索引擎”將不再是用戶通過關鍵詞檢索來猜測意圖并為其推薦內容,而是通過瀏覽行為來分析意圖。
“探索引擎的研發難度蠻大,現在爭取到年底以前上演這樣一個系統,這樣會使得我們走出和百度、360混戰的局面。”王小川11月6日表示。
- 上一篇:刷百度排名原理及應對措施
- 下一篇:沒有了